易书苑官网
分类导航 / Navigation
文史类 >>
历史百家 [266]
文学文化 [1107]
诸子百家 [21]
名人文集 [167]
四库全书 [7]
敦煌文献 [27]
诗词戏曲 [105]
笔记小说 [56]
琴棋茶花 [12]
家谱族谱 [11]
社科综合 [41]
百科全书 [9]
哲学宗教 >>
佛教 [120]
道教 [38]
玄易堪舆 [59]
哲学 [47]
书画钻刻 >>
绘画艺术 [100]
书法篆刻 [37]
石窟雕刻 [5]
收藏鉴赏 [124]
建筑装饰 [31]
工艺美术 [38]
其它综合 [2]
医学类 >>
中医书籍 [556]
西医书籍 [4]
报刊杂志 >>
现代 [10]
民国 [55]
古籍善本 >>
国外收藏 [12]
国内保存 [20]
地理方志 >>
地理方志 [19]
金石考古 >>
墓志壁画 [53]
文献刊物 [265]
中国玺印篆刻通史 2016彩图高清
价      格:¥ 9.5
今日浏览量:
储存地址 容量大小 文件格式 SSID
百度网盘 258M PDF Z0314
 
支付方式:    
商品详情

支付成功后自动显示下载链接

注⚠️:如未显示下载链接,请加V联系客服(右上角-联系方式)

或电邮至yishuyuan@foxmail.com,可能更快得到回复

注⚠️:电子资料,不保证任何质量及内容问题,已耗工时,售出不退,请看好再拍,附图参阅。

中国玺印.jpg


中国玺印2.jpg


中国玺印3.jpg


书签信息 (仅供参考,以实际资源为准)

绪论 古代印章世界与中国玺印的特质 1

第一节 古代东西方印章概述 2

第二节 中国玺印的特质与形态 14

第三节 中国的篆刻艺术 28

第一章 中国玺印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先秦 41

第一节 古代文献中所见玺印的社会应用 42

第二节 玺印的早期形态与起源路径 51

第三节 列国纷争背景下的地域印风64

第二章 统一封建王朝的形成与秦汉印制的确立-

第一节 制度之器秦汉官印的政治性格 80

第二节 走向平正规范秦代的官私印 91

第三节 汉代玺印的艺术法则 101

第四节 秦汉魏晋玺印的学术话题 122

第三章 从因循到恣放一魏晋南北朝 137

第一节 风规自远汉印典范的延续 138

第二节 书法的演化与印风蜕变 151

第三节 南北分驰简率与粗犷 164

第四章 印制鼎革与秩序重建一隋唐五代 179

第一节 盛世变法隋唐印系的确立 180

第二节 雅化与世俗化 196

第三节 汉唐印风的东传 205

第五章 印风格局的多元演化一一辽、宋、夏、金、元 217

第一节 制度意识与文化性格 218

第二节 多民族文化融合中的玺印形态 233

第三节 民间印风与文人印章的个性选择 251

第六章 古玺印时代的终结一明清 265

第一节 走向繁复明清官印的等级制度 266

第二节 复古幽情宫廷与民间的私印 288

第三节 金石学勃兴与玺印鉴藏研究 306

第七章 文人印章艺术的兴盛一明清篆刻流派 325

第一节 石章时代与篆刻艺术的兴起 326

第二节 明末清初的篆刻风格和印人的生活 345

第三节 清代篆刻流派的禁乳, 367

第八章 经典与演绎近现代篆刻与篆刻家群体

第一节 近现代篆刻艺术发展的历史条件 402

第二节 都市生活与艺术群体的聚合 412

第三节 古典印风的接续与新流派的出现 421

第九章 明清篆刻鉴藏与印章艺术的立体元素 445

第一节 篆刻作品的收藏与辨伪 446

第二节 石质印材的品类与审美 458

第三节 印钮艺术化与印体装饰 481

后记 501

附录 503

附录一 历代印人简表 503

附录二 本书图版资料来源与参考文献 513

免责申明:
1.本站不生产任何资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本站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再版等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仅用于分享知识、学习和交流!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但若某资影响到您的版权,请版权拥有者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本站负有移除该资源的义务! 3.本站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承担任何相关责任!如果影响到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 我们将尽快处理! 4.本站服务资源不定时更新,展示极为有限,如果需要更多资源的代找服务,请联系客服!本站暂未提供交易接口,如需更多资源代找及交易服务,请咨询客服! 5.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仅为站点运行消耗及各项服务的综合费用! 6.本站展示资源及代找资源的内容与本人无关,尤其其中堪舆地理易学中医等相关资源,所有资源内容仅供参考,本站不负有任何责任! 7.仅供学习和交流优质文化服务,便利大众,以上,请知晓!